電機選型需要知道的4個步驟
電機選型需要的基本內容有:所驅動的負載類型、額定功率、額定電壓、額定轉速等其他條件。
01
所驅動的負載類型
選擇電機的原則是電機性能滿足機械要求的前提下,優先選用結構簡單、工作可靠、維護方便的電機。
負載平穩,對于起動、制動無特殊要求的連續運行的生產機械,宜優先選用普通鼠籠型異步電機,其廣泛用于機械、水泵、風機等。
對于起動、制動比較頻繁,要求有較大的起動、制動轉矩的生產機械,如橋式起重機、礦井提升機、空氣壓縮機、不可逆扎鋼機等,應采用繞線式異步電機。
無調速要求,需要轉速恒定或要求改善功率因素的場合,應采用同步電機,例如中、大容量的水泵、空氣壓縮機、提升機、磨機等。
調速范圍要求在1∶3以上,且需連續穩定平滑調速的生產機械,宜采用他勵直流電機或同步電機,例如大型精密機床、龍門刨床、軋鋼機、提升機等。
要求起動轉距大,機械特性軟的生產機械,使用串勵或復勵直流電機,例如電車、電機車、重型起重機等。
02
額定功率
電機的額定功率:指輸出功率,即軸功率,也稱容量大小,是電機標志性參數。常有人問電機多大的,一般不是指電機的尺寸大小,而是指額定功率。它是量化電機拖動負載能力的重要指標,也是電機選型時必須提供的參數要求。
正確選擇電機容量的原則,應在電機能夠勝任生產機械負載要求的前提下,經濟合理地決定電機的功率。若功率選得過大,設備投資增大,造成浪費,且電機經常欠載運行,效率及交流電機的功率因數較低;反之,若功率選得過小,電機將過載運行,造成電機過早損壞。
決定電機主要功率的因素有三個:
1)電機的發熱與溫升,這是決定電機功率的主要因素;
2)允許短時過載能力;
3)對異步鼠籠型電機還要考慮起動能力。
03
額定電壓
電機的額定電壓:是指在額定工作方式下的線電壓。
電機的額定電壓的選擇,取決于電力系統對該企業的供電電壓和電機容量的大小。
交流電機電壓等級的選擇主要依使用場所供電電壓等級而定。一般低電壓網為380V,故額定電壓為380V(Y或△接法)、220/380V(△/Y接法)、380/660V(△/Y接法)3種。低壓電機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(如300KW/380V),電流受到導線承受能力的限制就難以做大,或成本過高。需要通過提高電壓實現大功率輸出。高壓電網供電電壓一般為為6000V或10000V,國外也有3300V、6600V和11000V的電壓等級。高壓電機優點是功率大,承受沖擊能力強;缺點是慣性大,啟動和制動都困難。
直流電機的額定電壓也要與電源電壓相配合。一般為110V、220V和440V。其中220V為常用電壓等級,大功率電機可提高到600~1000V。當交流電源為380V,用三相橋式可控硅整流電路供電時,其直流電機的額定電壓應選440V,當用三相半波可控硅整流電源供電時,直流電機的額定電壓應為220V。
04
額定轉速
電機的額定轉速:指在額定工作方式下的轉速。
電機和由它拖動的工作機械都有各自的額定轉速。在選擇電機的轉速時,應注意轉速不宜選的過低,因為電機額定轉速越低,其級數越多,體積就越大,價格也就越高;同時,電機的轉速也不宜選的過高,因為這樣會使傳動機構過于復雜,而且難以維護。
此外功率一定時,電機轉矩與轉速成反比。
所以啟動、制動要求不高者可從設備初始投資、占地面積和維護費用等方面,以幾個不同的額定轉速進行全面比較,之后確定額定轉速;而經常啟動、制動及反轉,但過渡過程持續時間對生產率影響不大者,除考慮初始投資外,主要以過渡過程量損耗較小為條件來選擇轉速比及電機額定轉速。例如提升機電機,需要頻繁正反轉且轉矩很大,轉速就很低,電機體積龐大,價格昂貴。
當電機轉速較高時,還需考慮電機的臨界轉速。電機轉子在運轉中都會發生振動,轉子的振幅隨轉速的增大而增大,到某一轉速時振幅達到較大值(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共振),超過這一轉速后振幅隨轉速增大逐漸減少,且穩定于某一范圍內,這一轉子振幅較大的轉速稱為轉子的臨界轉速。這個轉速等于轉子的固有頻率。當轉速繼續增大,接近2倍固有頻率時振幅又會增大,當轉速等于2倍固有頻率時稱為二階臨界轉速 ,依次類推有三階、四階等臨界轉速。轉子如果在臨界轉速下運行,會出現劇烈的振動,而且軸的彎曲度明顯增大,長時間運行還會造成軸的嚴重彎曲變形,甚至折斷。電機的一階臨界轉速一般在1500轉/分以上,故而常規低速電機一般不考慮臨界轉速的影響。反之,對2極高速電機,額定轉速接近3000轉/分,則需考慮該影響,需避免讓電機長期使用在臨界轉速范圍。